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平凉 > 非遗文化

灵台皇甫谧针灸术

  • 时间:2024-07-23 09:08
  • 来源:平凉市文旅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皇甫谧针灸术是皇甫谧采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在人体不同部位施术,刺激穴位,以打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患者诊治病痛的医疗技术。

皇甫谧(公元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号玄宴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他历经26年,研读古代医术,以身试针,厘定针灸穴位349个,提出了脏腑经络治疗理论,明确了穴位名称、位置,介绍了病症治疗方法、禁忌事项,总结了研究成果,撰著成理论系统、临床内容丰富的针灸专科典籍《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经实践检验,该书至今仍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的指南,被中医针灸界视为秘笈,被学者视为准绳,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公元七世纪就流传海外,在国际上广泛传播。据《中国皇甫谧》介绍,《针灸甲乙经》已在140多个国家推崇和应用。

1700多年来,皇甫谧故乡的灵台人仍在为继承、发掘、弘扬皇甫谧针灸术这一伟大医学遗产中做着不懈努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县属医院、13个乡镇卫生院开设了针灸科室,在200多个村医疗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针灸进行治疗。先后组建成立了皇甫谧研究院、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皇甫谧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开发办公室,创办了《皇甫谧研究》《中国皇甫谧》《灵台文史—皇甫谧研究专刊》等学术性刊物,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三次国际性皇甫谧针灸研讨会、学术交流会。2006年,皇甫谧针灸术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木偶戏

下一篇: 灯盏头戏

灵台皇甫谧针灸术
时间:2024-07-23 09:08

皇甫谧针灸术是皇甫谧采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在人体不同部位施术,刺激穴位,以打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患者诊治病痛的医疗技术。

皇甫谧(公元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号玄宴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他历经26年,研读古代医术,以身试针,厘定针灸穴位349个,提出了脏腑经络治疗理论,明确了穴位名称、位置,介绍了病症治疗方法、禁忌事项,总结了研究成果,撰著成理论系统、临床内容丰富的针灸专科典籍《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经实践检验,该书至今仍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的指南,被中医针灸界视为秘笈,被学者视为准绳,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公元七世纪就流传海外,在国际上广泛传播。据《中国皇甫谧》介绍,《针灸甲乙经》已在140多个国家推崇和应用。

1700多年来,皇甫谧故乡的灵台人仍在为继承、发掘、弘扬皇甫谧针灸术这一伟大医学遗产中做着不懈努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县属医院、13个乡镇卫生院开设了针灸科室,在200多个村医疗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针灸进行治疗。先后组建成立了皇甫谧研究院、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皇甫谧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开发办公室,创办了《皇甫谧研究》《中国皇甫谧》《灵台文史—皇甫谧研究专刊》等学术性刊物,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三次国际性皇甫谧针灸研讨会、学术交流会。2006年,皇甫谧针灸术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