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曲子戏
“南湖曲子戏”又称“南湖眉户”,是一种民间戏曲艺术,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后与陕西眉户结合,去粗取精,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剧种,享誉陇上。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湖曲子戏”融表演与说唱为一体,以唱曲为主,以当地民间传唱的曲调为基础,曲调独特、委婉动听;表现形式灵活多样,道白诙谐幽默,加上必要的说情逗爱,更显得剧情跌宕起伏,情节妙趣横生。独特处在于演唱时,观众亦可帮唱,称为“麻黄”,大增剧场气势。内容主要反映民间祛邪纳福,妯娌、婆媳、少长相处之道,宣扬惩恶扬善,祈祷五谷丰登,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衣装与秦腔相同,仍以说、唱、动表现剧情。文乐以板胡、二胡为主,伴以笛子、竹板、碰铃;武乐有鼓、钹、锣。曲牌有“采花”、“风落院”、“满天星”、“雁落沙滩”等20多种。剧目主要选自传统文类折子戏,有《小姑贤》、《看女》、《秋莲捡柴》、《大升官》等多个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南湖眉户的内容也在丰富和革新,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涌现出了一批歌颂新时代,赞美新风尚的新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