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平凉 > 非遗文化

庄浪高抬

  • 时间:2024-07-23 09:13
  • 来源:平凉市文旅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持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演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 庄浪高抬社火,代表了庄浪社火的最高艺术成就,是庄浪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庄浪高抬是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形式构思奇巧,造型独特,为庄浪社火“一绝”。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庄浪高抬在陇上闻名遐尔,每年正月十二,为了祭祀刘沪将军,各村社、乡镇的百姓就以社火、扮高抬等形式进行盛大庆贺,逐渐发展成为庄浪县著名的文化品牌“庄浪艺术节”,它展现的是庄浪人民的一种精神,展现的是庄浪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是庄浪人民对自己所爱戴先贤的一种感念。

“庄浪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共上演高抬900多架,高抬艺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依旧焕发着生机与活力。2008年,庄浪高抬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庄浪高抬
时间:2024-07-23 09:13

庄浪高抬是庄浪社火的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持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演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 庄浪高抬社火,代表了庄浪社火的最高艺术成就,是庄浪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庄浪高抬是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形式构思奇巧,造型独特,为庄浪社火“一绝”。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庄浪高抬在陇上闻名遐尔,每年正月十二,为了祭祀刘沪将军,各村社、乡镇的百姓就以社火、扮高抬等形式进行盛大庆贺,逐渐发展成为庄浪县著名的文化品牌“庄浪艺术节”,它展现的是庄浪人民的一种精神,展现的是庄浪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是庄浪人民对自己所爱戴先贤的一种感念。

“庄浪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共上演高抬900多架,高抬艺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依旧焕发着生机与活力。2008年,庄浪高抬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