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唢呐
灵台唢呐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演奏时以唢呐为主、以鼓指挥,因而构成唢呐主奏、以鼓振节的导乐性特征,调式和板式虽不繁复华丽,但有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是灵台民间音乐中的一个独特乐种。
灵台唢呐最早出现在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庆祝典礼等场合。曲牌世代流传,名目繁多、内容丰富、意境深邃,约有曲牌300多个。每个曲牌都有鲜明的音乐形象,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委婉纤弱、有的情悲意哀、有的欢天喜。遇喜事奏红事曲牌,遇丧事奏白事曲牌,娱乐时奏各种民间小调,如“绣荷包”“珍珠倒卷帘”“纺线线”等。随着西洋乐器的加入,新增了一些唢呐曲,主要是将流行歌曲移植到唢呐曲中来,如《绣金扁》、《常回家看看》等。2011年,灵台唢呐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