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解读

  • 时间:2022-03-11 10:17
  •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为进一步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持续推进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由市应急局负责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前期调研、起草编制、征求意见、专家论证、规划衔接等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简要介绍一下规划情况如下。

一、编制背景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理念,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风险防范和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应急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有效加强,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二、全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我市经济和社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全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着整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健全、基础能力尚需提升、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等重大挑战,同时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也为平凉市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经济发展为应急管理事业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为平凉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城市发展战略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平凉市着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加快,为平凉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应急管理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解决深层次、结构性、区域性的应急管理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全社会对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事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热点问题,对提升应急管理效能、提高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的呼声和期望日益高涨,企业、非政府机构、各种团体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为推进应急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规划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综合保障等应急能力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救责任体系不断健全,事故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形成具有平凉特色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到2035年,与平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处置和社会动员能力明显提升,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四、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现状与形势、总体思路、建设目标、主要建设任务、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措施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全面总结了“十三五”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认真梳理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深入分析了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归纳了影响未来五年应急管理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提出了“十四五”我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总体思路。明确了未来五年和十五年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分类分级推进七项目标实现。 

第四部分主要建设任务。依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部署要求,提出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灾害事故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管理及救援队伍建设、综合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全民安全意识与社会动员能力提升8项重点任务。 

第五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紧扣应急管理发展需求,聚焦解决短板弱项问题,全面梳理各方意见建议,以重点项目推动整体发展,确定了未来5年需要重点实施的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处置、安全文化宣教5类能力提升重点项目。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为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能够如期完成,《规划》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夯实工作责任、加强跟踪评估4项保障措施,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全面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切实把应急管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确保《规划》落实落细落地。 

“十四五”时期是平凉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的关键五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着眼平凉市实际,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处置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平凉市应急管理局起草了《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制订依据 

依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现状与形势、总体思路、建设目标、主要建设任务、重点建设项目和保障措施等六部分。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 

《规划》阐述了“十三五”主要工作成效。“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不断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二是安全生产基本盘面守稳守牢;三是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四是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六是应急科技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七是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规划》分析了“十四五”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全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市面临着整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健全、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尚需提升、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社会动员能力有待提升等5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市也具备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经济发展为应急管理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城市发展战略带来新机遇、全社会对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等4方面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 

《规划》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来甘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工作,全力防范化解各类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平凉市实施城市更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的指导思想。 

《规划》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群众广泛参与;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生命安全;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源头管控,落实精准治理;坚持创新驱动,把握重点方向等五项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建设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救责任体系不断健全,事故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形成具有平凉特色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到2035年,与平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处置和社会动员能力明显提升,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时,分类提出安全生产防控卓有成效、应急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灾害事故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应急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应急科普宣教培训更加深入等7个专项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主要建设任务。 

《规划》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优化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标准化水平。二要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制,构建自然灾害管理体系、健全防灾减灾责任体系与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健全自然灾害救助与灾后重建机制。三要优化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体制。四要压实应急管理责任,健全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完善灾害事故调查工作机制、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规划》在“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健全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制度体系、健全普法机制、推进应急管理标准化。二要优化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加快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三要规范依法行政执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依法行政决策、规范应急管理行政执法。 

《规划》在“灾害事故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一要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建立自然灾害数据库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治理体系。二要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三要建设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规划》在“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完善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设施。二要提升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三要提高城乡应急基础设施安全配置标准。四要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五要提升城乡基层社区(村)安全韧性水平。 

《规划》在“应急管理及救援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管理队伍业务能力。二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综合救援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优化应急救援力量布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 

《规划》在“综合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二要提升应急物流协同调运能力。三要完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联动机制。四要提高应急救灾装备保障水平。 

《规划》在“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体系化支撑。二要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服务水平。 

《规划》在“全民安全意识与社会动员能力提升”方面提出:一要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化宣教和专业技能培训。二要提升应急管理社会动员能力,加强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发展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监督、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第五部分,重点建设项目。 

《规划》在前期调研、总结《平凉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项目进展、分析全市应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与省厅衔接,围绕《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防灾减灾应急救援7项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以及《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5类17项重点工程,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实施建设项目5类17项: 

(一)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包含,平凉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管理全域感知网络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二)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项目。(包含,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项目等2个项目。) 

(三)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包含,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自然灾害防治预警检测信息化工程等2个项目。) 

(四)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提升项目。(包含,平凉市应急物资储备调度中心建设项目、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五)安全文化宣教提升项目。(包含,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建设项目、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中小学安全教育共享教室建设项目、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平台建设项目等、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建设项目5个项目。)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资金保障,畅通投入渠道;夯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加强跟踪评估,强化监督管理等4项保障措施。 

相关链接: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解读
时间:2022-03-11 10:17

为进一步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持续推进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由市应急局负责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前期调研、起草编制、征求意见、专家论证、规划衔接等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简要介绍一下规划情况如下。

一、编制背景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理念,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风险防范和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应急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有效加强,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二、全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我市经济和社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全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着整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健全、基础能力尚需提升、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等重大挑战,同时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也为平凉市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经济发展为应急管理事业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为平凉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城市发展战略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平凉市着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加快,为平凉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应急管理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解决深层次、结构性、区域性的应急管理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全社会对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事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热点问题,对提升应急管理效能、提高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的呼声和期望日益高涨,企业、非政府机构、各种团体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为推进应急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规划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综合保障等应急能力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救责任体系不断健全,事故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形成具有平凉特色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到2035年,与平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处置和社会动员能力明显提升,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四、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现状与形势、总体思路、建设目标、主要建设任务、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措施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全面总结了“十三五”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认真梳理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深入分析了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归纳了影响未来五年应急管理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提出了“十四五”我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总体思路。明确了未来五年和十五年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分类分级推进七项目标实现。 

第四部分主要建设任务。依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部署要求,提出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灾害事故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管理及救援队伍建设、综合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全民安全意识与社会动员能力提升8项重点任务。 

第五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紧扣应急管理发展需求,聚焦解决短板弱项问题,全面梳理各方意见建议,以重点项目推动整体发展,确定了未来5年需要重点实施的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处置、安全文化宣教5类能力提升重点项目。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为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能够如期完成,《规划》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夯实工作责任、加强跟踪评估4项保障措施,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全面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切实把应急管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确保《规划》落实落细落地。 

“十四五”时期是平凉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的关键五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着眼平凉市实际,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处置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平凉市应急管理局起草了《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制订依据 

依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现状与形势、总体思路、建设目标、主要建设任务、重点建设项目和保障措施等六部分。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 

《规划》阐述了“十三五”主要工作成效。“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不断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二是安全生产基本盘面守稳守牢;三是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四是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六是应急科技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七是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规划》分析了“十四五”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全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市面临着整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应急管理体系亟需健全、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尚需提升、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社会动员能力有待提升等5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市也具备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经济发展为应急管理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城市发展战略带来新机遇、全社会对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等4方面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 

《规划》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来甘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工作,全力防范化解各类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平凉市实施城市更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的指导思想。 

《规划》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群众广泛参与;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生命安全;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源头管控,落实精准治理;坚持创新驱动,把握重点方向等五项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建设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救责任体系不断健全,事故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形成具有平凉特色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到2035年,与平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成,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处置和社会动员能力明显提升,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时,分类提出安全生产防控卓有成效、应急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灾害事故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应急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应急科普宣教培训更加深入等7个专项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主要建设任务。 

《规划》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优化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标准化水平。二要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制,构建自然灾害管理体系、健全防灾减灾责任体系与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健全自然灾害救助与灾后重建机制。三要优化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体制。四要压实应急管理责任,健全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完善灾害事故调查工作机制、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规划》在“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健全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制度体系、健全普法机制、推进应急管理标准化。二要优化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加快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三要规范依法行政执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依法行政决策、规范应急管理行政执法。 

《规划》在“灾害事故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一要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建立自然灾害数据库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治理体系。二要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三要建设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规划》在“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完善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设施。二要提升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三要提高城乡应急基础设施安全配置标准。四要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五要提升城乡基层社区(村)安全韧性水平。 

《规划》在“应急管理及救援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管理队伍业务能力。二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综合救援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优化应急救援力量布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 

《规划》在“综合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二要提升应急物流协同调运能力。三要完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联动机制。四要提高应急救灾装备保障水平。 

《规划》在“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体系化支撑。二要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服务水平。 

《规划》在“全民安全意识与社会动员能力提升”方面提出:一要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加强应急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化宣教和专业技能培训。二要提升应急管理社会动员能力,加强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发展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监督、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第五部分,重点建设项目。 

《规划》在前期调研、总结《平凉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项目进展、分析全市应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与省厅衔接,围绕《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防灾减灾应急救援7项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以及《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5类17项重点工程,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实施建设项目5类17项: 

(一)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包含,平凉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管理全域感知网络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二)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项目。(包含,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项目等2个项目。) 

(三)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包含,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自然灾害防治预警检测信息化工程等2个项目。) 

(四)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提升项目。(包含,平凉市应急物资储备调度中心建设项目、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项目、平凉市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五)安全文化宣教提升项目。(包含,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建设项目、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中小学安全教育共享教室建设项目、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平台建设项目等、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建设项目5个项目。)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资金保障,畅通投入渠道;夯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加强跟踪评估,强化监督管理等4项保障措施。 

相关链接: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十四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