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意见的实施方案》解读

  • 时间:2021-01-04 00:00
  •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平凉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平凉市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意见的实施方案》(平政发〔2020〕76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是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甘政发〔2020〕38号),抢抓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深化全市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制定印发的主动公开性文件。现对该文件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2020年7月27日,省政府出台的《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甘政发〔2020〕38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部省共建,整省推进甘肃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把职业教育作为甘肃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西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甘肃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甘肃方案。为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全市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市教育局在认真学习领会省政府《意见》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实际,起草了《实施方案》,并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实施。

市政府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对我市今后一段时期抢抓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整体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我市《实施方案》,全面完整贯彻省政府《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分为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四个部分。

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全市“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发展思路,积极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相契合,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全省一流、陕甘宁三省区先进”的职业教育高地,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平凉经验。

二是总体要求和目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利用部省共建、综合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从院校管理体制、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等四方面深化改革,夯实中职、办优高职,优化职教集团运营管理模式,建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全力打造陕甘宁三省区职业教育高地。到2025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保持在2万人以上,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稳定在6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5万人次以上。

三是主要任务。《实施方案》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开创产教融合发展新局面、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9项改革任务措施。具体包括:做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地位,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职普融通教育模式;落实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深化学分制改革;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专业设置和课堂教学,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人才培养跟踪反馈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产教融合激励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建立技能脱贫长效机制,建设乡村振兴急需专业,落实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职责,强化“三农”综合培训;创新培养国际实用人才。

四是组织实施。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实施方案》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职业教育生态两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切实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激发各方改革动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引导等6项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在最后的附件中还建立了打造“技能甘肃”平凉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平凉市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列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和年度绩效清单,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要求。

相关链接:平凉市人民政府印发平凉市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凉市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意见的实施方案》解读
时间:2021-01-04 00:00

平凉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平凉市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意见的实施方案》(平政发〔2020〕76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是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甘政发〔2020〕38号),抢抓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深化全市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制定印发的主动公开性文件。现对该文件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2020年7月27日,省政府出台的《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甘政发〔2020〕38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部省共建,整省推进甘肃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把职业教育作为甘肃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西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甘肃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甘肃方案。为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全市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市教育局在认真学习领会省政府《意见》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实际,起草了《实施方案》,并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实施。

市政府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对我市今后一段时期抢抓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整体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我市《实施方案》,全面完整贯彻省政府《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分为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四个部分。

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全市“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发展思路,积极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相契合,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全省一流、陕甘宁三省区先进”的职业教育高地,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平凉经验。

二是总体要求和目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利用部省共建、综合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从院校管理体制、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等四方面深化改革,夯实中职、办优高职,优化职教集团运营管理模式,建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全力打造陕甘宁三省区职业教育高地。到2025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保持在2万人以上,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稳定在6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5万人次以上。

三是主要任务。《实施方案》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开创产教融合发展新局面、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9项改革任务措施。具体包括:做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地位,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职普融通教育模式;落实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深化学分制改革;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专业设置和课堂教学,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人才培养跟踪反馈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产教融合激励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建立技能脱贫长效机制,建设乡村振兴急需专业,落实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职责,强化“三农”综合培训;创新培养国际实用人才。

四是组织实施。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实施方案》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职业教育生态两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切实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激发各方改革动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引导等6项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在最后的附件中还建立了打造“技能甘肃”平凉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平凉市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列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和年度绩效清单,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要求。

相关链接:平凉市人民政府印发平凉市贯彻落实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