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负责人解读平凉市“十四五”规划

  • 时间:2021-04-30 00:00
  •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

  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和保障水平

  ——市财政局负责人解读平凉市“十四五”规划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炳玉

  “十四五”期间,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市财政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平凉市“十四五”规划,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本报记者专访了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强。

  问:“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在落实《纲要》上有哪些重点考虑?

  答:“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平凉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工作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持“十大重点项目引领工程”和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培植壮大地方财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财力保障。

  问:《纲要》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税管理体制,“十四五”期间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十四五”期间,全市财政部门将着眼提质增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构建坚实稳固的财力保障体系,立足平凉特有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紧紧围绕中央省支持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全力以赴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最大化地用好政策红利,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围绕构建公平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加快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市县分担机制,压实民生保障责任,全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加快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提升保障水平。围绕支持构建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财源建设,放水养鱼,持之以恒支持做大做强煤电化冶、智能光电、文化旅游、红牛、苹果五大支柱产业,支持提升建材、纺织、纸箱包装、农副产品加工、陶瓷生产等传统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文旅康养、生物医药、清洁生产等新兴产业。围绕构建精细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紧紧盯住财政管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加快建立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动预算编制管理水平提升。

  问:《纲要》提出财政资源统筹,“十四五”期间工作上有哪些考虑?

  答:“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将按照《纲要》要求,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通过挖掘潜力、释放活力,有效提高财政对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的保障能力。一是将政府各项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统筹使用部门单位各类资金资产;二是继续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三是全面盘活用好结转结余资金等各类存量资金;四是进一步清理整合目标接近、投向类同、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资金;五是建立健全新增资产预算与存量资产挂钩机制。

  问: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纲要》重点任务?

  答:《纲要》紧扣市情实际,立足新发展阶段,形成了“七个定位、六项行动、五大产业、十大工程、十二项任务”,勾画了发展蓝图和实现路径,明确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市上下在开启新征程、实现新愿景,干出平凉改革发展新天地征程中而不懈努力奋斗。财政部门将采取八个方面措施,全力保障“十四五”重点任务。一是财源涵养培育上求突破,落实各项减税降费让利政策,通过采取财政政策扶持引导,增列产业扶持和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招商引进新兴财源,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二是政府债券发行上上规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建立项目申报储备机制,谋划筛选更多前期手续完备、建设条件成熟的项目纳入国省重大建设项目库,争取更多新增债券额度。三是项目资金争取上抓增长。积极主动谋划,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争取更多中省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推动财政政策与产业、投资、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四是财政资源驱动上求创新。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做强做优政府融资平台,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采取财政贴息、股权投资、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五是预算收支配置上强统筹。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加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与上级补助、政府债券等来源和项目的衔接,注重统筹兼顾和错位配置。六是重点领域支出上抓保障。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重大战略落实。七是财政预算执行上提水平。完善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机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八是财政改革管理上增效能。认真落实政府债务管控的各项规定,建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核算等实施全流程、全链条监管,优化流程规则,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紧扣实际谋划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增强“十四五”时期全市“十大重点项目引领工程”等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财力保障,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市财政局负责人解读平凉市“十四五”规划
时间:2021-04-30 00:00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

  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和保障水平

  ——市财政局负责人解读平凉市“十四五”规划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炳玉

  “十四五”期间,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市财政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平凉市“十四五”规划,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本报记者专访了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强。

  问:“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在落实《纲要》上有哪些重点考虑?

  答:“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平凉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工作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持“十大重点项目引领工程”和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培植壮大地方财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供财力保障。

  问:《纲要》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税管理体制,“十四五”期间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十四五”期间,全市财政部门将着眼提质增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构建坚实稳固的财力保障体系,立足平凉特有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紧紧围绕中央省支持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全力以赴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最大化地用好政策红利,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围绕构建公平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加快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市县分担机制,压实民生保障责任,全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加快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提升保障水平。围绕支持构建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财源建设,放水养鱼,持之以恒支持做大做强煤电化冶、智能光电、文化旅游、红牛、苹果五大支柱产业,支持提升建材、纺织、纸箱包装、农副产品加工、陶瓷生产等传统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文旅康养、生物医药、清洁生产等新兴产业。围绕构建精细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紧紧盯住财政管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加快建立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动预算编制管理水平提升。

  问:《纲要》提出财政资源统筹,“十四五”期间工作上有哪些考虑?

  答:“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将按照《纲要》要求,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通过挖掘潜力、释放活力,有效提高财政对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的保障能力。一是将政府各项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统筹使用部门单位各类资金资产;二是继续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三是全面盘活用好结转结余资金等各类存量资金;四是进一步清理整合目标接近、投向类同、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资金;五是建立健全新增资产预算与存量资产挂钩机制。

  问: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纲要》重点任务?

  答:《纲要》紧扣市情实际,立足新发展阶段,形成了“七个定位、六项行动、五大产业、十大工程、十二项任务”,勾画了发展蓝图和实现路径,明确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市上下在开启新征程、实现新愿景,干出平凉改革发展新天地征程中而不懈努力奋斗。财政部门将采取八个方面措施,全力保障“十四五”重点任务。一是财源涵养培育上求突破,落实各项减税降费让利政策,通过采取财政政策扶持引导,增列产业扶持和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招商引进新兴财源,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二是政府债券发行上上规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建立项目申报储备机制,谋划筛选更多前期手续完备、建设条件成熟的项目纳入国省重大建设项目库,争取更多新增债券额度。三是项目资金争取上抓增长。积极主动谋划,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争取更多中省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推动财政政策与产业、投资、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四是财政资源驱动上求创新。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做强做优政府融资平台,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采取财政贴息、股权投资、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五是预算收支配置上强统筹。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加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与上级补助、政府债券等来源和项目的衔接,注重统筹兼顾和错位配置。六是重点领域支出上抓保障。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重大战略落实。七是财政预算执行上提水平。完善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机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八是财政改革管理上增效能。认真落实政府债务管控的各项规定,建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核算等实施全流程、全链条监管,优化流程规则,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紧扣实际谋划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增强“十四五”时期全市“十大重点项目引领工程”等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财力保障,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