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持续做好稳投资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稿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近年来,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土地、能耗、环境、资金等要素供需矛盾逐步凸显。加之今年疫情对消费影响巨大,特殊时期更加需要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全国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优选项目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要素跟着项目走”。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资源配置效率,有力保障全省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近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持续做好稳投资工作的意见》(甘政办发〔2020〕63号),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工作要求,我们起草了《关于“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持续做好稳投资工作实施方案》,经征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方案》最终稿,并于8月26日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方案》共分总体要求、保障范围、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核心内容是第三部分“重点任务”,提出了“要素跟着项目走”的16条要求。“要素跟着项目走”,主要指资金、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数据、市政配套、人才、重大协调服务等八大要素,主要保障省、市列重大项目,省、市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专项债券项目,预算内投资项目,“两新一重”项目,生态产业发展项目等全市重大公益性、补短板以及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
八大要素16条要求全方位、多角度保障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快开工、早落地。其中,“资金跟着项目走”,从专项债券、财政资金、绿色基金、“政银企”融资对接等方面,优先配套和支持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土地跟着项目走”,由自然资源部门和投资主管部门统筹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对于占补平衡指标短期内难以落实的重大项目,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前提下,可以报批先行用地。开辟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做到即来即办、快审快批。“能耗跟着项目走”,对“十四五”期间投产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按照国家产业布局规划、开工投产计划以及节能相关政策,保障重大项目用能指标。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退出,为新上项目腾出用能空间。重点保障防疫物资生产用能。“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跟着项目走”,省、市级重大项目所需的污染物总量指标,从拟替代关停的现有企业、设施或者治理项目形成的污染物削减量中预支。采取减排措施并发挥减排效益的单位,形成的可替代总量指标优先用于本单位新建项目。“数据跟着项目走”,加快推进“新基建”,运用大数据资源带动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升级改造。打造商业银行“数字+科技”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投资项目融资效率。强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用,进一步促进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加强投资统计监控,做到应统尽统,确保实物工作量尽快转化形成投资效益。“市政配套跟着项目走”,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市政设施保障能力。突出园区和新基建项目基础配套保障,持续优化市政配套服务。“人才跟着项目走”,围绕绿色、科技、创新等领域重大工程,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绿色生态发展人才、开放型企业家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对全市重大工程和重点产业,由政府和企业联合组建智囊团。坚持需求导向,培育一批工匠型、复合型技能人才,逐步建立跨界融合的高端智库。“重大协调服务跟着项目走”,推进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抓机制、精准服务企业机制,强化日常调度,注重政策宣传引导和正向激励。
总体来说,《方案》就是树立“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鲜明导向,以后全市各要素安排上不再统筹平衡,符合条件项目多的地方多支持、少的少支持。同时,16条意见逐项明确了牵头落实单位和配合单位,确保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尽快抓实见效。今后,我们将及时宣传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复工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局的效果,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信心。
相关链接: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持续做好稳投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