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解读
《平凉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并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依据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国运,水济苍生,兴水治水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安全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水资源是保障经济和社会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要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积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扛牢上中游职责、发挥水利担当,不断补齐全市水利发展短板、夯实水利基础,在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等方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中共平凉市委关于制定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平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水利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要求,结合市情、水情实际,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平凉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基本概况
《规划》共分七章,认真总结了“十三五”平凉水利发展成效,分析了问题短板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全市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以水资源配置高效利用体系、水生态管护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六个体系建设为重点,提出了“十四五”全市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谋划了重点项目。《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展望目标年为2035年。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发展布局:“一屏、两廊、三区、四水”。一屏:把平凉建设成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两廊:建设泾河、葫芦河两大流域生态廊道。三区:建设关山以西庄浪、静宁两县为主的黄土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关山以东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五县(市、区)为重点的黄土高原沟壑固沟保塬区和中部以关山为轴的源头保护区。四水:统筹利用好引洮水、白龙江水、泾河水、葫芦河水四大水源,按照人饮提标、农业节水、工业控水、生态补水的配置原则,构建丰枯相济、空间互补、配置均衡、保障有力的水网格局,有效保障各业发展用水需求。
2.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水利工程短板基本补齐,水利监管能力稳步提升,水利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安全高效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争取总投资规模较“十三五”增长20%以上,水利支撑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水资源配置保障方面:全市新增供水能力1亿立方米,用水总量控制在4.525亿立方米以内,努力保障各业用水需求。城乡供水方面: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平凉中心城区水源实现一用一备、县级城市水源稳定可靠;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人均日供水量达40升,供水保证率提升到95%以上,基本实现水源稳定、管道畅通、水质达标、管理规范,全面达到农村供水保障9项新标准。节约用水方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推进深度节水和极限节水,全市重点用水户监测计量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40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35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5。水土保持方面:全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持续加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73.78%。水旱灾害防御方面:加强重要河流、重要区段防洪治理提升,重点河段生态治理比例进一步提高,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覆盖范围进一步延伸,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完善,标准内洪水可防可控,超标准洪水预案完善、措施有力。恢复灌溉面积10.5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6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46万亩,水利抗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智慧水利方面:依托现有水利信息化基础进行完善提升,努力构建“深度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应用”的智慧水网,不断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
3.主要任务:重点抓好水资源配置高效利用体系、水生态管护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六个体系建设。具体为:
——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体系。主要计划实施白龙江引水、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崆峒水库改扩建、崆峒后峡、泾川刘李河、崇信崖子、庙台、庄浪阳川上峡口、华亭红崖山水库、各县(市、区)塘坝工程,崆峒区泾河流域灌溉生态改造、崆峒区白庙灌区、泾川县泾庆灌区、灵台县达溪河灌区、崇信县汭河灌区、庄浪县阳川灌区节水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白庙灌区产业供水,灵台县节约用水、崇信县、庄浪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华亭市中水回用管网建设等项目。
——水生态管护体系。主要计划实施黄河流域平凉市泾河干流综合治理、崇信县汭河、黑河水源涵养及生态保护、泾川县汭河流域生态治理、灵台县达溪河黑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庄浪县庄浪河、静宁县渝河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崆峒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崇信县水源地涵养与保护等项目。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主要计划实施静宁县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延伸工程、崆峒韩家沟水厂供水工程、华亭水厂扩容、灵台坷台水厂改扩建、农村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提档升级及信息化管理等项目。
——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主要计划实施崆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固沟保塬,泾川、灵台、崇信“固沟保塬”,相关县(市、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清洁小流域,淤地坝、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老旧梯田改造提升,泾川、灵台、华亭城市水土流失治理,水保科技示范园等项目。
——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主要计划实施泾河、葫芦河防洪提升,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城市及重要部位防洪能力提升、山洪沟防洪治理、海绵城市和城市内涝治理等项目。
——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主要计划实施智慧水务、智慧水保、智慧河长,水库、河道、供水工程、水生态监测,行业执法监管信息化及能力建设等项目。
四、相关名词解释及数据来源
1. “四水四定”:系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并在2021年10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强调“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首次明确了“四水四定”提法。
2.“四水同治”:系2021年11月27日中共平凉市第五次党代会周伟书记工作报告在“生态系统治理工程”中提出 “持续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四水’同治”要求。
3.规划中一些指标的确定:耕地面积采用《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人口采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用水需求是采用2017甘肃用水定额,结合各业发展预期目标进行预测。相关约束性指标、预期发展指标,都是结合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行业一些单项工作和相关阶段性目标要求确定的,都在各级约束或预期目标内。
相关链接: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
下一篇: 《平凉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