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620800/2017010027
-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 发文机关: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17-12-28
- 发文字号:平政发〔2017〕116号
- 发布日期:2017-12-28
- 有 效 性:
- 标 题: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
- 内容概述:
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
平政发〔2017〕11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中、省驻平各单位:
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及预防残疾的产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作为横跨制造业、服务业的新兴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激发经济内生动力,改善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生活质量和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7〕41号)精神,切实加快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互联网+”为抓手,以扩大有效供给为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健全产业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提高有效供给率,不断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日益增长得服务要求。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需求为导向,使市场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2.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在推动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助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3.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融入“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统筹规划,推动产业在科技、管理、品牌、配置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紧盯制约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持续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通过建立完善政策体制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培养专业人才,拓宽投融资渠道,基本形成创新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有效供给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格局。为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康复辅助器具相适应的需求。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完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配套制度,制定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配置服务管理制度、康复辅助器具与医疗器械管理服务衔接办法。
(二)培育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开展连锁化经营,培育本地示范性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扶持社会力量开办非营利性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机构。
(三)扩大市场有效供给。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将老年人、伤病人护理照料,残疾人生活、教育和就业辅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加强传统中医康复技术、方法创新,形成和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辅助器具。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大力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甘肃”网站作用,建立康复辅助器具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五)增强服务能力。大力推广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人员团队协作,重点推进骨科、眼科、耳科、康复科等医疗服务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衔接融合,促进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助残、医疗、健康、教育、通信、交通、文体娱乐等领域广泛应用。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和回收再利用服务试点。整合利用相关资源,建立康复辅助器具产品服务信息平台,完善产品目录和配置指引,推行康复辅助器具创新产品目录、科技成果和转化项目信息,促进供需有效衔接。健全主体多元、覆盖城乡、方便可及的配置服务网络。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将康复辅助器具相关知识纳入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教育以及医师、护士、特殊教育教师、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等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范围。支持企业、院校合作建立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康复辅助器具从业人员职业分类、职称评定等政策,建立假肢师和矫形器师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制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健全行业统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协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督、教育、科技、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务、人民银行、税务、工商、质监、银监、统计等有关部门以及残联组织,加强协调联动,统筹做好康复辅助器具配套服务,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纳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相关财政以及新兴产业投资支持范围。各级财政可利用奖励引导、资本金注入、应用示范补助等方式,支持非营利性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机构建设,以及具有良好示范效应、较强公共服务性质的康复辅助器具项目。健全政府采购机制,国产产品能够满足要求的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
(三)完善消费支持措施。将基本的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完善康复辅助器具工伤保险支付制度,合理确定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与限价标准。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将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纳入保险支付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支持康复辅助器具消费。市、县(区)要对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
平凉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