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620800/2020020028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文机关: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0-08-24
- 发文字号:平政办发〔2020〕59号
- 发布日期:2020-08-24
- 有 效 性:
- 标 题: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无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的意见》的通知
- 内容概述:
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无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的意见》的通知
平政办发〔2020〕5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平有关单位: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无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需要,积极对接联系。
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无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的意见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是公益二类地质事业单位,工作职责主要是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任务。为更好地履行地勘单位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实现地质服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调发展,我队聚焦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立足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及时梳理能够承担的地质工作任务,列出无偿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目录清单,努力为打造全省重要增长极、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作出积极贡献。
一、服务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大地质、大环境、大市场”服务观,在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煤田地质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特色优势,不断强化公益性属性,主动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提供无偿地质技术服务,全面提升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服务基本原则
1.坚持公益服务原则。坚持明确发展定位,持续发挥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益属性,认真履行好地勘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2.坚持主动服务原则。积极主动加强同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矿山及涉及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企业的沟通、联系,推介自身地质产品服务能力,找准切入点寻求合作,促进双方深度融合、互利共赢。
3.坚持全方位服务原则。按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及企业的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地质技术服务,力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坚持无偿服务原则。坚持充分发挥专业地勘队伍的人才、技术、地质成果等优势,对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和经费的非工程性地质工作,积极提供无偿的地质技术公共服务。
三、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
1.服务对象:面向各级政府及其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科学技术、文化和旅游、能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职能部门、矿山及涉及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企业等提供服务。
2.服务范围:服务和支撑能源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涉及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灾防治、旅游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地质大数据及自然资源管理、地质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规划地质安全评估、实验检验检测、测绘地理信息、数字化城市建设等技术业务。
3.服务方式。根据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企业需要,结合我队的专业特长,提供相关非涉密地质资料查询与咨询服务,开展专家决策咨询、项目预评估、项目现场指导、专题学术交流与讲座等。针对性提出各类项目方案建议或立项建议书、规划或专题建议书编制。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调查工作。
四、服务主要内容
根据公益性地质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结合我队专业技术优势和综合能力,共梳理出以下10个方面非工程性地质技术服务内容,无偿向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地质工作的公共服务。
1.能源资源保障方面:分析研判矿业形势和政策,根据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布局,结合当地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向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煤炭、煤层气、天然气、页岩气等能源资源勘查开发与综合利用、地热、干热岩和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地下水(矿泉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等技术咨询意见、方案建议、立项建议或规划(规划修编)建议书编制等服务。
2.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与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主动对接,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绿色矿山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水生态环境调查与保护、地下水污染应急调查、区域地下水质量与环境监测、区域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土壤与地下水(农用地、建设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保护、治理、恢复等方案建议、立项建议或规划(规划修编)建议书编制等服务。
3.防灾减灾方面:按照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部署,抓好地
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预警和技术保障服务,积极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织牢防灾减灾技术保障网络。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抓好区域性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与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方案建议或项目建议书。为相关企业项目建设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综合防治与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方案建议或项目建议书。
4.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加强与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在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自然资源监测、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保护、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自然资源专业软件平台的设计建设等领域,为自然资源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意见、方案建议、立项建议书或规划(规划修编)建议书编制等方面提供服务。
5.地质调查方面:根据各级政府及相关企业需求,积极为区域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方面,提出相关咨询意见、方案建议等服务,为开展的各类地质调查项目提供相关非涉密地质资料查询、项目建设意见等服务。
6.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围绕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区域及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础性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等方面,提出相关咨询意见、方案建议、立项建议书或规划(规划修编)建议书编制等服务。根据企业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区域的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关咨询意见、方案建议等服务。
7.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方面:根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求,应急供水保障与饮水安全、特色文化村镇建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与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等提供立项前期咨询意见、立项建议、规划(规划修编)建议书编制等服务。
8. 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方面:根据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需求,积极主动提供地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成果转化应用、成果总结凝练、地质科普、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科技成果鉴定等服务。
9.地质资料查询或分析整理方面:根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企业需求,提供非涉密基础地质资料查询或分析整理,并针对性提供相关立项或建设所需的基础地质资料。
10.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方面:积极推荐专家进入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企业专家库。根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企业邀请,推荐专家参加项目立项、前期论证、决策评估等,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密切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联系,及时了解需求,主动派出专家或技术人员到政府部门或企业挂职、有针对性提供地质技术派驻服务。
五、服务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已成立50余年的专业地勘队伍,坚
持继承和发扬地质人积极奉献、担当作为的地勘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无偿地质技术服务,是地勘单位履行公益性服务职能的基本要求。今后我队将高度重视公益性基础性职能发挥,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谋划,统筹抓紧抓好抓实抓细各项具体工作,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地质技术服务支撑。
2.靠实责任目标。我队将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行责任,特别是主动抓落实的职责,积极同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沟通联系,全面了解政府部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和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同时,不断强化内外部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团结带领全队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不同领域地质专业技术优势,切实向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地质技术服务工作。
3.规范地质服务。坚持以一四六队名义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地质服务,主要采取向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发工作联系函、委派专家、技术人员或团队提供服务,并认真做好服务台账,坚决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假借我队名义对外提供地质技术服务。同时,坚持在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选派责任意识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向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无偿地质技术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4.做好经费保障。队上每年将拿出一定经费用于开展公益
性地质服务,并严格对照服务台账做好经费使用管理,定期对经费的提取支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无偿服务经费落实到位。
联系方式:
地址:平凉市崆峒区泾河北路1005号煤田地质科研基地
邮编:744000
传真:0933-8712244
电话:0933-5933809(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