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龙家庭:父子三人为爱奔跑
凌晨五点的崆峒区柳湖镇王坪村,随着一声鸡鸣,打破了此时的宁静。一大早,杨小龙便和两个儿子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您好,外卖到了。”
每次敲响顾客的家门,这句“自报家门”的话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从杨小龙的口里说出。48岁的杨小龙调侃说,自己的名字正在变成“外卖”,本名似乎“消失”了。
上午,杨小龙的大儿子摆建银的手机响了,是新订单提示。点开接单页,他立马松了一口气,这是个“百米单”。“时间足够了。”他有十足把握在10分钟内,把外卖送到3公里配送范围内的任何地点。
2019年前,杨小龙做过生意、打过工,但都负担不起家庭经济带来的困难。2020年,他抱着试试的态度,送起了外卖。“早出晚归地忙,结果一个月比一个月挣得多,当时大儿子在牛肉面馆拉面,我一看干这个挣得钱更多,就把大儿子叫来了,现在小儿子也跟我们一起跑呢,一个月挣两万左右。”杨小龙乐呵呵地说道。
接到第一笔外卖订单时的慌张,杨小龙至今记得十分清楚。虽然有老骑手带着他熟悉接单软件和送单流程,但眼看着订单上的时间不停地减少,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不安起来。此前,从未对时间感到过焦虑的他突然意识到,“没有什么比手机屏幕上的倒计时更让人紧张。”杨小龙每单的配送时间大都在30分钟以内,有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份工作是在与时间赛跑。”杨小龙说。
对外卖小哥来说,暴雨天气往往意味着“爆单”。有一次,地面湿滑,杨小龙来不及刹车摔倒在地,手肘被蹭破了。他顾不得疼痛,迅速起身查看外卖有无洒漏,最终,准时把餐送到了顾客手中。杨小龙说,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外卖小哥会优先选择处理伤口,即使伤得很严重,也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系站点,请求转单。有时,顾客会在订单上写下备注:“不要着急,注意安全。”这样温暖的瞬间,总会让杨小龙感到自己的职业被认可、被尊重,是一种幸福。
外卖洒漏、超时、违规、差评……哪一样,都可能让外卖骑手白跑一趟。送餐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杨小龙总是说:“事情总会解决,困难都不值一提。”
夏天和冬天是外卖单量最多的季节,也是杨小龙父子三人最辛苦的时候。“夏天汗水几乎把衣服湿透了,冬天有时衣服在身上穿一天都捂不热。”不过,最让杨小龙担心的还是暴雨天气,“骑车途中,雨迎面打在脸上,眼都睁不开。”
速度,是每一位外卖员“能力工具包”里的“标配”。送外卖上手容易,但想要多送,考验着外卖小哥的综合素质。不仅要熟悉路线,而且要有头脑和体力。对于杨小龙来说,最害怕的是在一家店同时接了好几单,却因为商家出餐慢,挤占了配送时间。不过,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有时,杨小龙会心一横,把手上的单子先送完了再回来取,“跑起来总好过等待,多跑几趟不算啥。”
“单子多了别着急,慢慢来,安全第一。”电话那头,杨小龙经常叮嘱两个儿子。他说,小儿子刚开始送,对路上的情况还不太熟悉,给每个人的操心,就是他的责任,作为一家之长,他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哪怕粗茶淡饭我觉得也很幸福。
杨小龙有个和睦的家庭,他的爱人摆存平每天送父子三人出去后便开始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孙子。她说,幸福很简单,就是让他们父子三人回家有口热乎饭吃。
“叮咚,你的外卖到了!”这是杨小龙家“外卖三父子”的集结令。一家五口人巧分工,你奔生活我顾家,从清晨到午夜,他们为爱出发!为爱奔跑!
下一篇: 静宁:奋力绘就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