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蔬菜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时间:2025-07-08 10:50
  • 来源: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盛夏时节,灵台大地处处生机盎然。田野间,鳞次栉比的日光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片的露地菜畦绿浪翻涌,蔬果飘香,一幅农业丰收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我县聚焦蔬菜产业发展,坚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协同推进,规模扩张与链条延伸双管齐下,提质创牌和市场增效同步发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在中台镇杨村蔬菜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园,大棚内藤蔓交错,黄瓜顶花带刺,西红柿挂满枝头,长势喜人。这里不仅是果蔬生长的沃土,更是全县设施蔬菜产业创新发展的缩影。我县依托“两河”川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构建了“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编织起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通过科学规划种植结构、优化区域产能布局、精准实施技术配套,形成了“四季有菜、品种丰富、效益叠加”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产业效益的持续提升。

在梁原乡横渠村高原夏菜种植基地,现代化的菜苗移栽机在田间穿梭,上盘、放苗、覆膜、播种一气呵成,村民们忙着铺设滴灌管道,为蔬菜生长提供精准的水肥保障。梁原乡作为全县露地蔬菜核心种植区之一,充分展现了我县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目前,我县持续拓展北部塬区万亩露地蔬菜产业带规模,建办梁原、上良朝天椒千亩示范点5处,带动12个乡镇种植朝天椒6300亩,并结合果园套种和庭院经济落实春播蔬菜1.7万亩,预留高原夏菜种植区2.52万亩。目前,全县年蔬菜种植面积高达4.5万亩以上,绿色、无公害蔬菜年产量高达6万吨左右,创造产值超2.5亿元。

从种苗培育到规模种植,从标准化基地建设到精深加工,我县正全力构建蔬菜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中台镇水泉村的21座日光温室主要用于果蔬苗木的培育,为全县蔬菜产业链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苗保障。目前,全县共有7处蔬菜集约化育苗点,年育苗量达8000万株。甘肃隆浩鸿农业、新疆坤沃农业等龙头企业的落户,带来了先进技术、市场渠道和管理经验,更是有效解决了农户在技术应用不精、生产规模不大和产品销售不畅等方面的难题,实现了企业壮大与农民富裕的“双向奔赴”。如今,种苗繁育、智慧种植、精深加工、冷链储运、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完善,“生产有标准、加工有体系、销售有渠道”的产业闭环正在加速形成。

品牌建设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陇新辰、邵蔬源等3枚蔬菜企业商标完成授权,11个优势蔬菜品种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全县蔬菜商标累计达到10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我县围绕“三品一标”建设,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县域蔬菜品牌矩阵。与此同时,坚持产销并重,优化“专业营销公司+产业协会+经纪人”营销网络,引进3家种销一体中介公司,培养15名营销经纪人和5户产销一体运销大户。通过推进“畅外销、扩内需、强电商”战略,对接省内外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融合传统与电商销售渠道,实现了蔬菜流通量持续增长,“产得出、卖得快、效益好”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我县正以蔬菜产业为抓手,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灵台县:蔬菜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7-08 10:50

盛夏时节,灵台大地处处生机盎然。田野间,鳞次栉比的日光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片的露地菜畦绿浪翻涌,蔬果飘香,一幅农业丰收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我县聚焦蔬菜产业发展,坚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协同推进,规模扩张与链条延伸双管齐下,提质创牌和市场增效同步发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在中台镇杨村蔬菜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园,大棚内藤蔓交错,黄瓜顶花带刺,西红柿挂满枝头,长势喜人。这里不仅是果蔬生长的沃土,更是全县设施蔬菜产业创新发展的缩影。我县依托“两河”川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构建了“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编织起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通过科学规划种植结构、优化区域产能布局、精准实施技术配套,形成了“四季有菜、品种丰富、效益叠加”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产业效益的持续提升。

在梁原乡横渠村高原夏菜种植基地,现代化的菜苗移栽机在田间穿梭,上盘、放苗、覆膜、播种一气呵成,村民们忙着铺设滴灌管道,为蔬菜生长提供精准的水肥保障。梁原乡作为全县露地蔬菜核心种植区之一,充分展现了我县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目前,我县持续拓展北部塬区万亩露地蔬菜产业带规模,建办梁原、上良朝天椒千亩示范点5处,带动12个乡镇种植朝天椒6300亩,并结合果园套种和庭院经济落实春播蔬菜1.7万亩,预留高原夏菜种植区2.52万亩。目前,全县年蔬菜种植面积高达4.5万亩以上,绿色、无公害蔬菜年产量高达6万吨左右,创造产值超2.5亿元。

从种苗培育到规模种植,从标准化基地建设到精深加工,我县正全力构建蔬菜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中台镇水泉村的21座日光温室主要用于果蔬苗木的培育,为全县蔬菜产业链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苗保障。目前,全县共有7处蔬菜集约化育苗点,年育苗量达8000万株。甘肃隆浩鸿农业、新疆坤沃农业等龙头企业的落户,带来了先进技术、市场渠道和管理经验,更是有效解决了农户在技术应用不精、生产规模不大和产品销售不畅等方面的难题,实现了企业壮大与农民富裕的“双向奔赴”。如今,种苗繁育、智慧种植、精深加工、冷链储运、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完善,“生产有标准、加工有体系、销售有渠道”的产业闭环正在加速形成。

品牌建设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陇新辰、邵蔬源等3枚蔬菜企业商标完成授权,11个优势蔬菜品种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全县蔬菜商标累计达到10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我县围绕“三品一标”建设,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县域蔬菜品牌矩阵。与此同时,坚持产销并重,优化“专业营销公司+产业协会+经纪人”营销网络,引进3家种销一体中介公司,培养15名营销经纪人和5户产销一体运销大户。通过推进“畅外销、扩内需、强电商”战略,对接省内外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融合传统与电商销售渠道,实现了蔬菜流通量持续增长,“产得出、卖得快、效益好”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我县正以蔬菜产业为抓手,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