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访谈|| 支持传统社火发展 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访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穆冬梅

  • 时间:2025-01-09 10:10
  • 来源: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自古以来节庆活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节庆仪式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2006年5月20日,民间社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穆冬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平凉社火是融合了多元传统仪式与艺术表演形式的民俗文化,它起源于最初的农耕文明中因自然崇拜而进行的祭祀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简化并成为一种诙谐娱嬉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平凉社火主要在农历腊月、正月举行,表演形式多样,有盘鼓、舞龙、耍狮、踩高跷、旱船、扎花车、春官诗等。尤其是正月十五,社火表演时平凉城区从解放路到西门口,人山人海,节日气氛浓厚。社火承载着平凉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耍社火、看社火,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求。社火表演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内容积极健康、形式丰富多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非遗的魅力。

但自2000年以后,平凉城区几乎看不到社火表演,节日气氛越来越弱,90后对社火、花车完全不知,社火逐渐失去了它曾经的活力和魅力,参与耍社火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技能也逐渐流失,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裂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穆冬梅建议:对于濒临失传的社火表演,应加大保护力度,增加节日气氛,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培养年轻一代对于本土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热爱,可以通过学校、部队、社区等单位的教育学习及开展活动等方式让年轻人了解社火,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注重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护传统社火表演的同时,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意。同时,创新应该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保持社火的原有风格。加大社火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平凉知名度和吸引外地游客,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欣赏社火表演。鼓励社区居民及单位积极参与社火传承活动,通过开展社火表演、比赛等活动,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让传统文化在民间得到延续。应建立保护机制,对社火的传承和发展进行规范和管理,加大社火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胥富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接受访谈|| 支持传统社火发展 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访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穆冬梅
时间:2025-01-09 10:10

自古以来节庆活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节庆仪式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2006年5月20日,民间社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穆冬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平凉社火是融合了多元传统仪式与艺术表演形式的民俗文化,它起源于最初的农耕文明中因自然崇拜而进行的祭祀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简化并成为一种诙谐娱嬉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平凉社火主要在农历腊月、正月举行,表演形式多样,有盘鼓、舞龙、耍狮、踩高跷、旱船、扎花车、春官诗等。尤其是正月十五,社火表演时平凉城区从解放路到西门口,人山人海,节日气氛浓厚。社火承载着平凉人们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耍社火、看社火,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求。社火表演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内容积极健康、形式丰富多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非遗的魅力。

但自2000年以后,平凉城区几乎看不到社火表演,节日气氛越来越弱,90后对社火、花车完全不知,社火逐渐失去了它曾经的活力和魅力,参与耍社火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技能也逐渐流失,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裂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穆冬梅建议:对于濒临失传的社火表演,应加大保护力度,增加节日气氛,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培养年轻一代对于本土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热爱,可以通过学校、部队、社区等单位的教育学习及开展活动等方式让年轻人了解社火,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注重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护传统社火表演的同时,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意。同时,创新应该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保持社火的原有风格。加大社火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平凉知名度和吸引外地游客,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欣赏社火表演。鼓励社区居民及单位积极参与社火传承活动,通过开展社火表演、比赛等活动,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让传统文化在民间得到延续。应建立保护机制,对社火的传承和发展进行规范和管理,加大社火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胥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