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新实践中彰显财政底色 ——访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强

  • 时间:2022-06-14 08:51
  • 来源:平凉日报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通过的报告,通篇站位高、格局大、情怀深、文风实,是一个旗帜鲜明讲政治、求真务实思路清,体现担当作为、践行为民情怀的好报告,必将鼓舞和激励全省上下开启新征程、实现新愿景,干出全省改革发展新天地。”近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李强表示,全市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紧紧围绕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目标任务和市委“3659”总体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国省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主动发挥职能作用,把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结合好、落实好,全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省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力以赴抓收入争资金,壮大地方可用财力。2021年,平凉市财政收入完成38.18亿元,为全省财政收入“过千亿”贡献了力量。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和财政持续增收压力加大的形势,财政部门将紧扣“三新一高”要求,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抓产业、强实体、拓财源,加强收入执行分析研判,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应收尽收、应减尽减。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好国家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向,边干边争,边争边干,积极争取政府债券和转移支付等政策、资金、资源支持,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倾力保障民计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量入为出、节用裕民,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支出力度,切实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健全稳定的财政民生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新增财力优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省列10件民生实事,全力办好市列10件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抓改革强管理健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李强告诉记者,按照全省实施“四强”行动要求,市财政部门敢于创新,先行先试,建立了“财政+”平台,并与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进行对接,设立了1.6亿元的静宁苹果乡村振兴基金,成为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先期支持的子基金。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求突破,综合运用财政金融工具,打好“组合拳”,突出“一钱多用”,探索实行“专项债+特许经营”等新的融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激活要素资源,壮大国有资本,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产业链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为全市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新实践中彰显财政底色 ——访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强
时间:2022-06-14 08:51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通过的报告,通篇站位高、格局大、情怀深、文风实,是一个旗帜鲜明讲政治、求真务实思路清,体现担当作为、践行为民情怀的好报告,必将鼓舞和激励全省上下开启新征程、实现新愿景,干出全省改革发展新天地。”近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李强表示,全市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紧紧围绕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目标任务和市委“3659”总体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国省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主动发挥职能作用,把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结合好、落实好,全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省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力以赴抓收入争资金,壮大地方可用财力。2021年,平凉市财政收入完成38.18亿元,为全省财政收入“过千亿”贡献了力量。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和财政持续增收压力加大的形势,财政部门将紧扣“三新一高”要求,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抓产业、强实体、拓财源,加强收入执行分析研判,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应收尽收、应减尽减。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好国家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向,边干边争,边争边干,积极争取政府债券和转移支付等政策、资金、资源支持,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倾力保障民计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量入为出、节用裕民,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支出力度,切实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健全稳定的财政民生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新增财力优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省列10件民生实事,全力办好市列10件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抓改革强管理健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李强告诉记者,按照全省实施“四强”行动要求,市财政部门敢于创新,先行先试,建立了“财政+”平台,并与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进行对接,设立了1.6亿元的静宁苹果乡村振兴基金,成为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先期支持的子基金。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求突破,综合运用财政金融工具,打好“组合拳”,突出“一钱多用”,探索实行“专项债+特许经营”等新的融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激活要素资源,壮大国有资本,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产业链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为全市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