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全力推进平凉工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市委常委、副市长、平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叶剑芳

  • 时间:2019-04-01 00:00
  •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平凉工业园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导向,紧盯‘建设四区培育七大产业集群’目标定位,大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全力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平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叶剑芳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强化监测调度保增长。坚持目标定向、问题导向,对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每周召开会议协调调度,对照时间进度找差距、定措施、增力度,加压提速,特别是对市上下达的4项重点指标加强监测分析,实行“一个指标、一名领导、一个部门”,责任到人,盯住不放,一抓到底,逐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力争达到均衡进度要求,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完成9.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完成9.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完成1.02亿元,努力实现“四个高于、三个增加”的发展目标。

  紧扣主责主业求突破。以供应链金融全产业链招商建办产业园的模式,建立园区大招商机制,深化与天津、广东等地8个商(协)会的长期合作,持续聘任一批“招商大使”开展委托招商,对有投资意向的江苏乐能等跟踪服务,力争近期签约落地;加强“飞地”项目对接,全年外出招商40次以上,引进项目20个以上,签约资金30亿元以上。落实“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对实施的总投资42.6亿元的12个项目建立清单,挂图作战,重点加快启航未来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等建设,推动50万锭棉纱生产线项目落地,打造西北纺织城;加快推进丰收厂等“出城入园”,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一期二期、振兴天通产业园等建成投产,平凉南铁路综合性货场、粮油配送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

  狠抓服务保障提质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推动园区产城互动发展,按照“九通一平”标准,按期建成东二路北段、泾河大道和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北大路等工程,逐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辖区环卫保洁、绿化美化工作,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强泓源公司融资平台建设,发挥好全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园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资金作用,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为项目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力争全年储备土地500亩,实现“让土地等项目”,开展园区企业招聘会,加大政策等要素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突出改革创新聚合力。启动申报国家高新区,借鉴成功经验,再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0家。开展“三级三包”精准帮企活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上级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加快“放管服”改革。推进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建设,实施“党建+”和“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的非公党建品牌。按照“担当、创新、突破、提升”要求,开展“作风建设提质年”活动,建立“扁平化”管理、绩效薪酬、干部培养、考评激励等机制,试行80、90后优秀年轻干部挂职园区内设部门负责人助理,公开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激发园区干事创业活力。

  (2019年3月30日信息来源:平凉日报胥富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全力推进平凉工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市委常委、副市长、平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叶剑芳
时间:2019-04-01 00:00

  “平凉工业园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导向,紧盯‘建设四区培育七大产业集群’目标定位,大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全力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平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叶剑芳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强化监测调度保增长。坚持目标定向、问题导向,对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每周召开会议协调调度,对照时间进度找差距、定措施、增力度,加压提速,特别是对市上下达的4项重点指标加强监测分析,实行“一个指标、一名领导、一个部门”,责任到人,盯住不放,一抓到底,逐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力争达到均衡进度要求,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完成9.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完成9.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完成1.02亿元,努力实现“四个高于、三个增加”的发展目标。

  紧扣主责主业求突破。以供应链金融全产业链招商建办产业园的模式,建立园区大招商机制,深化与天津、广东等地8个商(协)会的长期合作,持续聘任一批“招商大使”开展委托招商,对有投资意向的江苏乐能等跟踪服务,力争近期签约落地;加强“飞地”项目对接,全年外出招商40次以上,引进项目20个以上,签约资金30亿元以上。落实“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对实施的总投资42.6亿元的12个项目建立清单,挂图作战,重点加快启航未来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等建设,推动50万锭棉纱生产线项目落地,打造西北纺织城;加快推进丰收厂等“出城入园”,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一期二期、振兴天通产业园等建成投产,平凉南铁路综合性货场、粮油配送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

  狠抓服务保障提质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推动园区产城互动发展,按照“九通一平”标准,按期建成东二路北段、泾河大道和污水收集管网二期、北大路等工程,逐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辖区环卫保洁、绿化美化工作,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强泓源公司融资平台建设,发挥好全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园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资金作用,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为项目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力争全年储备土地500亩,实现“让土地等项目”,开展园区企业招聘会,加大政策等要素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突出改革创新聚合力。启动申报国家高新区,借鉴成功经验,再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0家。开展“三级三包”精准帮企活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上级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加快“放管服”改革。推进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建设,实施“党建+”和“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的非公党建品牌。按照“担当、创新、突破、提升”要求,开展“作风建设提质年”活动,建立“扁平化”管理、绩效薪酬、干部培养、考评激励等机制,试行80、90后优秀年轻干部挂职园区内设部门负责人助理,公开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激发园区干事创业活力。

  (2019年3月30日信息来源:平凉日报胥富春)